军运会武汉庆典 黄家湖城市开放
大学区融城一体 军运村在水一方
以奥运会、世博会、世界杯、大运会、亚运会等城市大事件大庆典为契机,举行庆典的国家与城市将迎接来自世界的关注,由此为契机,会将推动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巴黎、伦敦、柏林、芝加哥、洛杉矶等传统欧美城市,到二战后的东京汉城曼谷等亚洲新兴城市,再到复兴的城市中国,大型庆典可谓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带动了城市的发展。
先是从中国的一线城市,如北京亚运会和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的大运会、再逐渐推广到潜力巨大的二线或者新一线城市,如杭州G20峰会和2022年亚运会、厦门的金砖五国、青岛的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以及武汉的世界军人运动会。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于10月18日在武汉盛大开幕,全部参会运动员达到1万人次,中国队接近500人,已经齐平亚运会仅次于奥运会规模。由太阳成集团tyc234cc整体规划建设的武汉军运城运动员村,承接了这一重大赛事。
军运村位于武昌城南,被长江加四湖所环绕,地处南三环南四环之间的黄家湖湖畔。军运村通过东西走向的南四环与军运会的三个比赛场馆快速连接,通过南北纵向的黄家湖大道、武昌大道和文化大道,与既有的武昌各个老高校校园区连接。
▲项目区位
珞喻路大学街|第一代大学群落
军运村的北侧是从晚清-民国-建国初期分别建成的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这些高校沿着老武昌城大东门出来的珞喻路一字排开。以珞喻路为主干的、缺乏多层级的道路系统,更缺少微小街块的城市生活。
在建设之初,虽然高校林立,但一直采用的是围墙模式关门办学,形成了超级地块的封闭模式。隶属国家不同部委的院校,资源分配来自于纵向的垂直划分,与地方政府关联度小。因此,在校园与校园之间的校际空间缺乏开放的城市功能,校区与湖区之间缺乏积极的互动性,城市化和开放性进展缓慢。
黄家湖大学城|第二代大学群落
近二十年来大学逐步扩展,蔓延到第一代大学的南部的城市外围地区。在南三环和四环之间,分布着武汉科技大学、湖北中医大学等近20所高校新校区。虽然第二代有着“武汉大学城”称呼,但基本延续了第一代分开拿地、独立建设、校区城区湖区脱离的老的发展思路。各个校园的图书馆、体育馆、食堂等学校重要的教学生活重心都与滨水缺乏直接亲密的互动,校园规划延续了计划经济时代标准的自成一体、自我中心的传统三大功能分区的模式。
武汉久享有江城之称,汉口雄踞江汉之滨水。但自从国以来,城市的发展一直是背离滨水发展。除了东湖保留了较多的生态绿地公园外,基本都是保留一定的退让、比较消极的绿色保护方式,甚少见到城市积极的与滨水景观相融合的情况,尤其是住宅大盘为主的开发模式,延续了校园封闭开发的老思路。在大地块甚至超大地块出让的前提模式下,地产的楼盘和楼盘之间的盘际空间,缺乏滨水生活中心的氛围塑造。楼盘自身的规划建设也与新建校区走的基本类似的自身为中心的内向规划结构模式。
军运村选址在“武汉大学城”的核心地段,是大多数校园分布的汤逊湖、黄家湖和青菱湖三大湖区的对接的东西走廊的腰部。借助军运会的召开,沿着黄家湖大道武汉快速建设地铁八号线,到达军运村的一期和二期用地。武汉高校云集、每年毕业生规模庞大,能让毕业生留下就业创业、提升城市人口素质是城市间竞争的关键手笔。打造好大学城的核心生活区,落实大学之城的当下和未来期望,是军运村选址黄家湖的一石多鸟的战略。
本次首先开发的一期规模以满足军运会的近万名参赛运动员为要求,落实政策政策和基础设施的支持,专业地产龙头企业配合运作开发的模式。解决好军运会赛时赛后衔接、政府与企业、城市公众和投资回报等多项指标的平衡是规划设计的难点。
向湖而生:产生多轴线、多视点,向湖面连接开放。
拥滨而活:中小学、幼儿园及邻里中心等市民日常生活内容沿湖布置,使之与观湖休闲相结合。
退岸而高:留出足够多的岸线退让,并逐步后退升高,避免压迫岸线。
朝水而开:保留对湖水开放谦逊的态度,留出更开敞的视角,使蓝缘生态与居住生活融为一体。
▲规划结构
赛时赛后规划
赛时主要服务于来宾,在保证整体安全的基础上,实行人车分流,规范好赛时秩序,体现礼仪之邦风范。赛后主要服务于城市,前期为满足运动会需求,会有较大的停车区域,在赛后会进行二次建设,形成整体性社区,从而达到开发滨水,收支平衡,企业政府城市公众的共赢的关系。
▲赛时赛后规划示意
文化性
整个社区采取新中式设计,中国园林式布局,融入特色的荆楚文化。小高层和高层屋顶展现“马头墙”的江南古典建筑特色,欢迎中心采用粉墙黛瓦的江夏民居风格。
洋房屋顶采用带有明显荆楚风格的马头墙造型,高高低低的屋脊线,沿着总体规划的脉络,围合成一个个各具特色的空间。设计时有意截取有当地特色的建筑元素,如檐刻,雕花,窗棱,阳台,线脚,融入其中,突出当地的民族文化特色。粉墙黛瓦、木构框架、彩绘门楣,组团化的建筑设计也体现荆楚民居的风情韵味。
生态性
社区整体景观结构分为三轴五园,五个居住组团通过主题植物设计来营造特色氛围, 梅、兰、竹、菊、荷等景观园。文化景观走廊将运动员村分成居住区与配套区。在这条主要的景观走廊上,通过历史人文雕塑、景观小品等展现武汉、江夏区的历史文化和城市风情。轴线景观设计通过层层递进的景墙围合出空间丰富的院落。为了打造海绵城市试点,运动员村设置了建筑屋顶绿化、透水铺装、生物滞留带、雨水花园等,并连接城市公共雨洪系统,从而保证运动员村不淹水不内涝。
宜居性
整个军运村建筑呈扇形分布,每套公寓都有朝南的大阳台。为保证视野开阔,30栋公寓楼高低错落有致,绝大多数房间能看到湖景。军运村房间设有单双组合等8种户型,每套公寓设有两个卫生间、一个交流厅、一个餐厅和厨房,人均居住面积25平方米,并采用无障碍设计,方便残疾运动员使用,公寓层高3.1米,卧室门高度也随之增加到2.25米,高于普通房屋,方便运动员出入。
房间内配有中央空调,地暖、热水器、冰箱、洗衣机,可视对讲、电热水壶、电话等一应俱全,赛时将提供三星级标准的客房服务。军运村还是武汉首个智慧用电小区,实现用电信息智能采集、监控控制和用电隐患智能预警等功能。
赛后的军运城运动员村,将成为武汉唯一拥有有世界级运动会遗产的滨湖小镇,成为武汉市生态、文化、科技领先的标杆性居住社区。
设计公司:太阳成集团tyc234cc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用地面积:21.5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72.5万平方米
竣工年份:2019年
项目状态:投入使用
项目业主: 武汉保利金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项目总建筑师:杨为众
项目总规划师:周剑
项目设计团队:孟飞、曾小飞、钟乔、魏波、郑俊、张远、胡长新、张靖、肖遥、张挺、付凯、刘洋、程小红、韦丰、周子饶、黄文涛、朱丽君、余翔、陈卓、钟晗露、陶轲、彭璟阳、赖圣启、罗谅